博鱼官网·中国区集团/注册/登陆✦
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会 » 教工之家
教工之家
“京师法学教工沙龙”第一期《学生成长,导师可以做什么?》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

9月14日中午11:30-13:30,北师大法学院举行“京师法学教工沙龙”,主题为《学生成长,导师可以做什么》。


法学院副院长何挺教授主持本次沙龙。何挺教授介绍了沙龙的基本情况,法学院在疫情之前曾经举办过午餐沙龙,从本学期起,将恢复并升级为“京师法学教工沙龙”,作为学院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沙龙的主题可以是教学科研过程中的经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的发布、热点法律问题的讨论、党建学习或者社会服务中的心得体会等等,老师们也可以推荐沙龙的主题。本学期第一期沙龙的主题为《学生成长,导师可以做什么?》,邀请王志祥教授和夏扬教授作主题分享。


王志祥教授将自己指导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经验概括为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基础”。即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要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理论基础来分析问题。而要打好基础,就必须吃透教材,搞清楚基本概念。

第二个关键词是“读书”。理工科的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成果来监督学生的学习,文科的老师要督促学生学习,则基本上只能让学生读书。读书首先要看打基础的书,其次要看一些专著和论文,尤其是名家名刊的著作和论文。读论文的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是看近年来本学科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上转载的文章,这些文章是专业人士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的质量普遍比较高,值得认真研读。导师应当指导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既要注重对他人学术观点的把握,也要注重对他人行文表达、逻辑安排的学习,例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表达和论证观点等等,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个关键词是“参与”。可以让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和论文。学生由于能力有限,对于论文选题、观点的把握比较差。如果只是自己冥思苦想,不容易出成果。导师如果有新的思路、新的观点,可以找学生来一块探讨,然后由学生对老师的思路和观点进行表达,写出初稿,再由老师进行修改。在这种探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如果老师不给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惰性。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既能为学生的科研发表提供机会,又能便利老师的课题结项。

第四个关键词是“关键”。“关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指“培养学生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关键环节包括:(1)入学环节。在入学环节,要告诉学生看哪些书,怎么看书,要进行入学指导谈话。这个时候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2)开题环节。学生把握选题的能力较差,必须由老师来把握。如果学生选了一个老师都不懂的题目,老师怎么指导?不能让学生在选题时无原则地放飞自我。(3)学生提交第一篇论文的指导环节。对于学生的第一篇论文,必须从标题、摘要、正文逐字逐句地改。学生看过老师改过一遍后,对于怎么写论文就有初步的印象了。如果学生的第一篇论文导师不能好好把关,后面写毕业论文时就会非常麻烦。千万不要把学生写论文中所犯的那些毛病留到最后,一定要提前把关。(4)毕业论文的写作环节。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写完以后,导师必须逐字逐句地改,改文字、改内容。不这样细致地改,怎么能放心地送出去外审呢。“关键”的第二个层面是指“抓住关键学生”。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导师的每个学生的能力也不一样,有的是来报恩的,有的是来报仇的,而且报仇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形下,导师一定要摆正心态,接纳学生的参差,让优秀的学生起到带头作用。

第五个关键词是“示范”。导师不躺平,学生才能卷起来。导师如果躺平,学生肯定更躺平。导师应当有个目标,比如一年发几篇文章,写啥主题。学生看到老师忙起来,自己也会跟着忙起来。导师应当学会利用一些假期,例如寒假、暑假、国庆节、春节等比较集中的时间来进行科研创作。导师在科研方面以身作则了,学生也会勤奋起来。

夏扬老师以《大学社会的合作困境与规训可能》为题,从学术的角度探讨了导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夏扬教授认为,导师(老师)与学生之间实际上存在行政服从关系,但这种关系又无法被社会所确认。导师(老师)与学生之间既存在合作又存在规训的关系,但导师(老师)对学生进行规训的权力来源到底是源于知识优势还是源于教师地位并不明确。


夏扬老师着重探讨了四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教书与育人”的问题。教书是否就是育人?“教书”的定义比较明确,就是传授专业知识。而“育人”的含义相对模糊,如果说“育人”意味着传授做人道理的话,那么,教师“育人”的资格源自何处?如果说是源于“长者的人生经验”,但由于导师(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某些“代沟”,包括“三观”的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学生的很多“新新人类”语言老师根本看不懂听不懂!)的差异,使得导师(老师)“育人”的角色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时候,导师(老师)对学生传授的所谓“做人道理”,更多是一种自说自话,典型的就是毕业致辞中对于学生的期许和要求,这些期许和要求更多是教师的自我欣赏,未必能让学生感同身受。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强势学生与弱势学生”。由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化,学生之间也会争夺各种资源,不同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的学生的竞争力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导师)应当如何在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之间分配资源,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又难以避免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高分还是低分”。学生们习惯把文科的课程分为“水课”和“干课”。“水课”和“干课”一定程度上与课程性质有关,但也与老师(导师)的个人风格关系很大,有的课程布置的任务重,有些课程布置的任务轻,有的课程考试比较难,有的课程考试比较容易。学生对于“高分”的追求永无止境,但老师一味给高分容易被反噬。但如果某个课程有挂科甚至大规模挂科,又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出台限制优秀率,要求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为老师“解了套”。

第四个问题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与学生是一种既合作又规训的关系。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导师署名学生的论文,很多时候是一种互利关系。导师不应当让学生去做与培养行为无关的杂活,如果让学生去做这些与培养行为无关的杂活,就应当支付报酬。但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培养行为”与“非培养行为”之间的模糊地带,需要老师自行把握分寸。导师不应当有过于强烈的“门户之见”,应当鼓励自己指导的学生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对于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摩擦,导师应当及时作出公正的处理。

法学院的三位青年教师对两位教授的发言进行了回应。时业伟老师表示,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一直告诉自己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在自己做老师之后,一直告诉自己不要辜负学生的期望。今后会不断反思自己作为老师的各种行为,争取成为一名好老师。郭晔老师表示,作为老师,应当爱学生。学生跟老师有很多不同,但学生是拥有前沿知识和智慧的人,年轻老师应当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学生做朋友,这才是好的教育。杨旭老师表示,通过学习获得三点体会:一是对学生要“用心”,学会用心关爱和照顾学生;二是在用心的同时也要学会“狠心”,适时对学生施以严格要求;三是要有智慧,深层理解和把握师生关系,争取把各方面事情处理好。



此次沙龙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博鱼官网·中国区集团/注册/登陆✦